中科院研制出我国首台新型多通道脑磁图原型机

2018-09-25 丁佳 科学网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首台基于原子磁力计的新型多通道脑磁图系统原型机,并成功获得高质量脑磁信号。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首台基于原子磁力计的新型多通道脑磁图系统原型机,并成功获得高质量脑磁信号。

基于原子磁力计的脑磁图系统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技术,可在常温下工作,探头可紧贴头皮,具备低建设、运行成本,高灵敏度和高适应性的优势,可做成可穿戴式系统,有望提高脑磁图普及率并拓展到更多的研究和临床领域。该研究所成功搭建了一套12通道的原子磁力计脑磁图原型机,其中包含96通道3D打印个性化定制,可兼容多种探测器可调型脑磁图头盔等创新技术,并已成功获得高质量脑磁成像信号。

与传统的超导量子干涉仪脑磁图系统相比,该原型机信噪比局部提高一倍以上,在某些应用上,通过调整探测器布置,可使用比传统超导量子干涉仪脑磁图少得多的探头,就能达到相同或更高的定位精度。

该原型机可有效探测海马体、小脑等传统脑磁无法有效探测的脑深部区域,还可有效应用于传统脑磁图难以应用的低龄儿童、帕金森患者等群体,在发育心理学和脑疾病诊断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据了解,脑磁图设备可通过探测大脑神经活动产生的颅外微弱的磁信号,来反映神经活动发生的位置和时间过程,是脑科学研究中的先进技术手段,在临床医学上也有重要应用。但传统脑磁图设备基于超导量子干涉仪需在超低温下运行,购置和运行成本高昂,且探头位置固定并距头皮较远,适应性差,大大妨碍了该技术的普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62645, encodeId=d8331862645d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121223385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中科院#</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2338, encryptionId=a121223385b, topicName=中科院)],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7a9987, createdName=gous, createdTime=Thu Dec 06 12:46:00 CST 2018, time=2018-12-0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8-12-06 gous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Genome Medicine:中科院北京生科院赵方庆团队发表识别非编码区致病性变异的新成果

国际学术期刊Genome Medicin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团队题为“Prioritization and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noncoding variantsassociated with complex diseases”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何解读与复杂疾病有关的遗传变异,尤其是非编码区变异,是疾病遗传学领域的一个巨大挑战。现有方法在评估非

NAT COMMUN:中科院詹丽杏研究组发现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新靶标

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与健康院)詹丽杏研究组的研究成果“Loss of Wwox drives metastasis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by JAK2/STAT3 axis”。该研究分析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转录组特征,发现经典的IL6/JAK2/STAT3通路以及下游信号在三阴

Cell Research:中科院周斌研究组揭示胚胎期衰老细胞的命运

6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组的最新研究进展“Embryonic senescent cells re-enter cell cycle and contribute to tissues after birth”。此研究揭示了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衰老细胞(senescent cell)的命运,衰老细胞不会被全部清除,其中一部分可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组计划取得系列进展

2017年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人体与环境健康的微生物组共性技术研究”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组计划”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举行。该计划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牵头,整合了包括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昆明动物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及北京协和医院等14家中科院内外单位共同参与。

Nat Rev Nephrol:中科院时玉舫课题组在就炎症微环境调控干细胞的应用和机制发表特邀综述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时玉舫(客座)、王莹研究员等撰写的特邀综述“Immuno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mesenchymal stem and stromal cells in inflammatory diseases”。文章系统地总结了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

中科院提出的十点署名提醒,你都清楚了吗?

中国科学院在 4 月 24 日召开了视频会议,部署全院性的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并发布了《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下称《提醒》),显示国内对于科研诚信议题的日益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