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性白血病一线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临床预测模型
2022-11-23 髓遇而安 髓遇而安
近日,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江倩&黄晓军教授团队发表有关慢性髓性白血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临床预测模型。
撰写 | 张小帅、江倩 审核 | 江倩 通讯作者 江倩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 共同通讯作者 黄晓军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 第一作者 张小帅 2020级科研型研究生 导师:江倩教授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 研究纳入从2006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一线伊马替尼治疗的1364例初诊CML-CP患者,随机分为模型训练队列(908例)及验证队列(456例)。在训练队列中,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建立预测模型,最终模型包括:初诊时白细胞计数≥120×109/L,血红蛋白水平<115g/L,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比例≥12%,ELTS评分中高危。根据回归系数,建立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模型(Imatinib-therapy failure model,IMTF),计算方式如下:
图1. 伊马替尼治疗失败(IMTF)模型计算方法 使用该模型将患者可分层为极低(0分)、低(1分)、中(2分)、高(3分)及极高危(≥4分)5个危险亚组。各危险亚组间累计治疗失败率及无失败生存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图2. 根据IMTF评分系统预测各危险亚组累积治疗失败率 此外,williamhill asia
利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进行时间依赖性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在1年、3年及5年时预测治疗失败结局与实际观测结局一致性良好,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8-0.85,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提示患者可获益于该模型的使用从而有效进行危险度分层,早期识别高危伊马替尼失败患者,及时强化管理并干预,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一线TKI的治疗决策。 williamhill asia
开发并验证了一种具有良好区分度、校准度及净获益的用于预测一线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模型(IMTF),可有效预测患者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概率,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伊马替尼失败患者,及时强化管理和干预,有利于临床医师治疗决策选择,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总体结局。 参考文献: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