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GU 2024:ctDNA有望在睾丸癌预后评估方面发挥更精准的管理价值
2024-01-2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ctDNA有望成为睾丸癌患者EFS的生物标志物。
2024年1月25日至27日,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讨会(ASCO GU)在旧金山隆重召开。ASCO GU是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领域的学术盛会,会议会展示该领域最具创新性的科学进展,并探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未来的治疗方向。
睾丸癌是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15岁至35岁。目前,血清肿瘤标志物(STM)被用作睾丸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包括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乳酸脱氢酶(LDH),但对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检测缺乏足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尽管,基于ctDNA指导的MRD评估有望成为多种恶性肿瘤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但其在睾丸癌中的临床效用尚未得到很好的描述。在本次大会上,研究者口头报告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估基于ctDNA的监测在睾丸癌患者MRD检测中的应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ctDNA对睾丸癌患者进行了无事件生存期(EFS)的预后分析。无事件生存期是指从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到完成辅助化疗(ACT)或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后出现放射学复发或任何残留/顽固疾病证据的时间间隔。
根据年龄、睾丸癌分期、组织学、STMs 的存在以及监测窗口期的 ctDNA,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临床提名图来预测临床结果。该积分系统可计算出患者12年 EFS 概率,分值在 0~200 之间。
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共收集了35 名 I~III 期睾丸癌患者的 145 份血浆样本(I/II/III 期百分比:66/23/11;肉瘤/非肉瘤百分比:49/51)。术后,有43%(15/35)的患者接受了监测,23%(8/35)的患者接受了 ACT,8.6%(3/35)的患者接受了 RPLND,26%(9/35)的患者接受了 RPLND +ACT。组群的中位年龄为 34 岁(IQR:29-42),中位随访时间为 10 个月(IQR:6.5-18.7)。
睾丸切除术前(N=15),91.6%的I期患者(11/12)和100%的II/III期患者(3/3)检测到ctDNA。在MRD(N=22)和监测(N=27)窗口期,ctDNA检测呈阳性的患者的EFS显著低于呈阴性的患者(MRD:HR 7.2,95% CI:1.4-36.7,P=0.017;监测:HR 11.8,95% CI:1.4-36.7,P=0.017): HR 11.8,95% CI:2.3-59.1,p=0.003)。
此外,监测期间的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与年龄、分期、组织学和 STMs 升高等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相比,任何期间的 ctDNA 阳性是唯一与 EFS 差显著相关的因素(p=0.015)。
总之,ctDNA有望成为睾丸癌患者EFS的生物标志物。同时,这也是首次开发了包括ctDNA状态和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在内的临床图谱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分层。
参考资料
https://meetings.asco.org/abstracts-presentations/230529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睾丸癌# #ctDNA# #ASCO GU 2024#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