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research:张会来教授团队揭示CD58基因变异调控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2024-05-04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揭示了CD58缺失或突变通过LYN/CD22/SHP1-JAK2/STAT1轴上调PD-L1及IDO表达,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和CAR-T细胞免疫杀伤能力减弱,最终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全新机制。

CD58基因变异

免疫监视相关基因的频繁异常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疾病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D58作为一种重要免疫调控分子,其受体CD2通常表达在T或NK细胞表面,CD58与CD2结合在维持肿瘤微环境中T或NK细胞活化和抗肿瘤免疫应答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肿瘤组织中CD58常常发生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包括缺失或突变,其中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表现尤为频繁。过去研究显示,CD58基因变异(缺失或突变)将影响CD58-CD2轴、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和NK细胞活化不足,导致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最终促进肿瘤免疫逃逸[1]。最近,德国Chong Sun团队于2023年9月发表在Cancer cell的研究创新性地发现[2],CMTM6可以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同时竞争性结合并维持CD58稳定性和PD-L1稳定性,当CD58缺失时,CMTM6更多竞争性与PD-L1结合从而促进PD-L1稳定和过表达,进一步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杀伤能力减弱,最终导致肿瘤免疫逃避。

2024年4月18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会来教授团队在《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CD58 alterations govern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by inducing PD-L1 and IDO i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的文章[3]。该研究揭示了CD58缺失或突变通过LYN/CD22/SHP1-JAK2/STAT1轴上调PD-L1及IDO表达,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和CAR-T细胞免疫杀伤能力减弱,最终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全新机制,为CD58缺失或突变DLBCL疾病进展和CAR-T细胞治疗耐受的机理提供了新视野,亦为这部分患者未来个体化治疗提供潜在治疗靶点和策略。

图片

研究结果

该研究首先从多组学角度阐明了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CD58基因变异频率即缺失率为44.7%、突变率为9.1%,并确定了CD58基因变异是导致患者一线免疫化疗反应应答率低、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短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揭示这种临床结局现象背后的原因,该研究整合了bulk转录组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发现CD58缺失(低表达)与肿瘤免疫抑制和免疫耗竭微环境相关,缺失的患者CD8+ T细胞耗竭/功能障碍程度显著增加,同时与PD-L1、IDO表达上调呈正相关。体外实验发现,CD58突变/敲低可显著抑制T细胞增殖和CAR-T细胞对DLBCL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上调PD-L1、IDO表达;CD58过表达则逆转上述效应。当采用CD2单抗阻断CD58-CD2轴后,上述效应并不能完全消除,这提示CD58缺失或突变并不仅仅依赖于CD58-CD2轴,同时存在新的免疫应答调控机制。为了进一步揭示具体的分子机制,该研究通过分析患者肿瘤组织的测序数据发现,CD58缺失或突变患者伽马干扰素介导的JAK2-STAT1通路活化增加。随后通过CD58突变/敲低/过表达在细胞水平确定了其通过活化JAK2-STAT1信号通路,上调PD-L1和IDO表达,介导肿瘤免疫逃逸,影响免疫应答。深入分子机制研究显示,CD58缺失或突变通过影响Lyn招募、阻断抑制性受体CD22的ITIM磷酸化、从而抑制LYN/CD22/SHP1通路的负调控作用,导致JAK2/STAT1的去磷酸化减少,最终活化JAK2/STAT1信号通路,介导PD-L1和IDO转录增加和过表达。体外细胞共培养实验及体内小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实验结果显示,DLBCL细胞中CD58缺失或突变可使CD19 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敏感性降低;CD2激动剂与PD-L1单抗/IDO抑制剂联合应用,能够促进T细胞增殖,并恢复CAR-T对CD58突变或缺失DLBCL杀伤的敏感性。

图片

综上,本研究全面解析了DLBCL中CD58基因变异及表达特征,并揭示了CD58基因变异通过LYN/CD22/SHP1-JAK2/STAT1轴上调PD-L1及IDO表达、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和CAR-T细胞免疫杀伤能力、最终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全新机制。此外,本研究探索了直接激活CD2共刺激信号或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的策略,以克服CD58基因变异DLBCL对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不利影响,为改善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和治疗策略。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会来教授和王先火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张会来教授团队博士研究生徐溪悦为该文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张译丹和博士研究生逯亚晓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天津市海河医学英才等项目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Quastel M, et al. The CD58-CD2 axis in cancer immune evasion. Nat Rev Immunol. 2022 Jul;22(7):409.

2. Miao B, et al. CMTM6 shapes antitumor T cell response through modulating protein expression of CD58 and PD-L1. Cancer Cell. 2023 Oct 9;41(10):1817-1828.e9.

3. Xu X, et al. CD58 alterations govern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by inducing PD-L1 and IDO i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Cancer Res. 2024 Apr 18. doi: 10.1158/0008-5472.CAN-23-287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01778, encodeId=61da2201e78f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58d60299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DLBCL#</a> <a href='/topic/show?id=8fe4828097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肿瘤免疫#</a> <a href='/topic/show?id=e8ec1141152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D58基因变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4115, encryptionId=e8ec1141152c, topicName=CD58基因变异), TopicDto(id=6029, encryptionId=e58d60299c, topicName=DLBCL), TopicDto(id=82809, encryptionId=8fe4828097b, topicName=肿瘤免疫)],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williamhill asia 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y 04 22:13:14 CST 2024, time=2024-05-0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威廉亚洲官网

Haematologica:通过二代测序验证DLBCL的LymphGen分类系统

这样的检测panel提供了机会,可用于临床决策和选择患者参加风险适应性(risk-adapted)和生物标志物选择性临床试验。

​【Cancer Treat Rev】DLBCL中改良R-CHOP的路线图

《Cancer Treatment Reviews》近日发表一篇综述,强调DLBCL治疗面临的挑战,以及开发不再依赖于化疗基石的方案的必要性。

CAR-T治疗高端B细胞患者有批次

两项文章研究了CAR-T在高龄大B细胞肿瘤中的应用,一篇在高龄患者亚组中对比CAR-T与免疫化疗,一篇是CAR-T治疗<70岁和≥70岁患者。

【Semin Hemato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

《Seminars in Hematology》近日发表一篇文章,阐述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

Haematologica:760例不同亚型LBCL接受CAR-T治疗的结局

近日发表文章,根据组织学亚型报告了英国大型国家数据库中760例接受CD19 CAR-T治疗患者的结局。

JACC CardioOncol:DLBCL治疗中的肿瘤学和心血管考量

作者通过一个案例,讨论了基础心脏疾病患者中 DLBCL 的管理,以及多学科护理在评估和治疗这些患者中的作用。

【Cancer Lett】CD30在EBV+DLBCL中高表达的调控机制及其影响预后的分子机制

江苏省人民医院学者开展一项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地探索CD30在EBV+DLBCL中高表达的调控机制及其影响预后的分子机制,近期发表于《Cancer Letters》,通讯作者为徐卫教授和梁金花教授。

【EHO】R/R DLBCL患者CAR-T治疗失败后异基因移植的结局

近日发表一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纳入CAR-T治疗后复发并接受allo-HSCT的10例R/R DLBCL患者的结局。

【Clin Transl Med】赵维莅教授团队证实CD47过表达与DLBCL微环境和进展的关系

为了建立更有效的靶向治疗策略,赵维莅教授团队通过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系统分析,研究了DLBCL中基因突变和肿瘤微环境与CD47过表达之间的关系。

【Cancer Med】各治疗线DLBCL的真实世界患者特征、治疗模式和结局

美国学者开展一项真实世界观察性队列研究,旨在提供关于R/R-DLBCL的特征、治疗模式和结局的当代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