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的“真凶“!这些危险因素要警惕
2023-02-05 心希望快迅 心希望快迅 发表于安徽省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病。大部分胆结石患者无明显症状,通过体检才会发现。
胆结石又称胆石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病。大部分胆结石患者无明显症状,通过体检才会发现。有症状的胆结石患者的主要表现是右上腹绞痛,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胃痛。对于胆结石,有一些高危因素值得williamhill asia 注意。
一、胆固醇
胆汁内过饱和的胆固醇是形成胆固醇结石的主要物质基础。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来源于各组织的合成部分由食物中摄取。食物中的自由胆固醇可直接由小肠黏膜吸收,而胆固醇酯则需经胰胆固醇酯酶水解为自由胆固醇后才能被吸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主要是肉类、蛋黄、鱼子、动物内脏和脑组织。每100g肉类约含胆固醇100mg(肥肉高于瘦肉),每100g动物内脏含胆固醇为300~600mg,脑组织和蛋黄含胆固醇最高,每100g约含胆固醇2300~3000mg。食物中的植物固醇和纤维素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而脂肪及某些药物则可促进胆固醇的吸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不完全,约吸收食物中胆固醇总量的30% ~ 60%,食入胆固醇过多时,吸收率虽有下降,但总吸收量仍增多而使血和胆汁内的胆固醇增高。
体内胆固醇的合成主要在肝脏(约为总合成量的75%以上),其次在小肠(占总合成量的15%以上)。肝脏对胆固醇的合成受多种因素影响,肝细胞对负反馈现象很灵敏,食入高胆固醇食物可抑制肝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速度,但小肠黏膜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几乎不受反馈的调节,故食入高胆固醇食物后血及胆汁内的胆固醇就会升高。
气温高的环境,摄入的能量过剩,体力活动少以及妊娠、产后都可以使胆固醇的合成增多。而摄入的能量不足、寒冷的环境、过多的体力活动,则可以使胆固醇的合成减少。
二、胆汁淤积
胆汁淤积是指胆汁的流通、排出障碍而言。按其发生部位通常分为肝内淤积和肝外淤积两类。单纯的肝内胆汁淤积多为药物性和病毒性,少部分为原发性和家族性。肝外胆汁淤积则以胆囊收缩功能不良,胆囊管狭窄,胆总管结石、寄生虫、炎症和胆总管的狭窄及肿瘤等为多见。无论由何种原因引起,凡胆汁淤积均可导致以下结果:
1
肝脏对胆固醇的合成增多,且使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的速度减慢,从而导致胆固醇与胆汁酸的比例失调,使胆固醇成为过饱和状态。
2
胆汁淤积严重时发生阻塞性黄疸,胆汁酸进入体循环的量增加,由尿中排出的量增多,从而使胆汁酸的量减少。
3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减慢、减少,使胆汁酸的比例降低,因而也降低了胆固醇在胆汁中的溶存度。
4
胆汁过于浓缩,黏稠度增高,更增加了胆汁排出的阻力淤积过久还可使胆汁成分的比例失常。
5
胆汁淤积易于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
6
胆固醇含量增高可沉积于胆囊黏膜,刺激胆囊分泌黏蛋白,黏蛋白具有较强的黏合、凝聚胆固醇结晶和胆红素钙的作用而易于形成结石。
7
胆汁淤积使结晶、析出的胆固醇或胆红素钙等获得较多凝聚、增大的时间。如胆汁排出流畅,则不易形成结石。即使胆固醇产生了结晶、析出,胆红素钙发生了沉淀或产生了微小的结石,也可随胆汁的流动而排入肠道,并不导致疾病。故胆汁淤积也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感染因素
01
细菌感染
由肝脏刚分泌的肝胆汁偏碱性(pH7.4),储存于胆囊而被浓缩的胆囊胆汁,因碳酸氢盐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6.8)。遭受细菌感染后胆汁的酸度增加,胆固醇的溶存性降低,因而易于析出、沉淀。大肠杆菌或厌氧菌可产生大量的葡萄醛酸酶,使结合胆红素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非结合性胆红素,然后与钙离子结合为胆红素钙而沉淀。另一方面胆汁酸在细菌作用下可转变为游离型胆汁酸而易于被胆囊黏膜吸收,使胆汁内胆汁酸减少,从而降低了胆汁对胆固醇的溶存能力感染还可使胆囊黏膜反应性地增加黏液分泌,使胆汁黏度增高,排胆阻力增大;胆囊管或胆总管也可因炎症而狭窄,导致胆汁淤积。再者,细菌、炎性细胞和脱落的上皮均可成为结石的核心,使沉淀的胆固醇和胆红素钙围绕其周围而凝聚成石。
02
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尸体之碎片或虫卵可成为结石的核心,尤其是蛔虫的侵入常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胆道蛔虫曾是我国胆石病主要病因之一,在胆管结石标本中发现蛔虫尸体碎片或虫卵者约占30% ~ 50%,以往曾有报道高达84%者。
四、有关疾病
01
溶血
如溶血性贫血、先天性球形红细胞病、镰状细胞贫血等疾病。由于溶血而产生过量的非结合型胆红素,使胆汁中的非结合型胆红素增高而与钙离子等形成非水溶性复合物沉淀,产生胆色素结石。
02
肝病
肝病与结石形成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胆汁酸减少:由于肝病使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的功能减退,导致胆汁中胆汁酸的含量减少。
2
白蛋白减少: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能降低,白蛋白减少而间接影响胆固醇及胆红素的代谢。
3
慢性溶血:肝病常导致脾功能亢进而产生慢性溶血。
4
肝内胆汁淤积:多数肝病都可轻重不等的导致肝内胆汁淤积。
03
高胆固醇血症
凡能引致胆固醇增高的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等病患者,均易患胆固醇性结石。
04
胆道异物
如手术遗留的线头或组织碎块,可成为结石的核心。
05
胆道畸形
先天性畸形或创伤、手术所致畸形均可导致胆汁淤积。
五、其他因素
01
性别
成年女性胆固醇结石可为男性的2~4倍,而胆色素结石则无明显差别。可能与雌性激素使胆汁酸含量减少和妊娠后期血及胆汁内胆固醇含量增高以及产前、产后胆道运动功能不良而致胆汁淤积有关。
02
年龄
胆固醇结石一般以40岁以上发病率为高,可能是由于年龄增大后活动减少,胆囊收缩功能减退以及胆固醇偏高等因素有关。
03
药物
如可的松类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可使胆固醇增高;氯丙嗪、甲睾酮、某些雌性激素及抗生素可导致肝内胆汁淤积。
04
流行病学资料提示
不同地区、人种、家庭的胆石发病也有差别。
六、有关疾病
在无其他疾病影响的情况下,大部分无症状的胆结石患者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可以控制疾病的进展,在胆结石发生以后,也可通过服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
1
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饮食宜清淡,忌油煎、油炸;
2
按时进餐,特别是早餐,一日三餐按时吃是预防和控制胆结石的最好方法;
3
充足饮水,避免血液黏稠,促进胆汁正常分泌,避免其淤积在体内形成结石;
4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造成胆绞痛;
5
注意饮食卫生;
6
减重、戒烟限酒;
7
如已发生胆结石,可服用胆宁片等具有利胆消炎、改善腹痛腹胀症状的药物进行治疗。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williamhill asia 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williamhill asia 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williamhill asia 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williamhill asia 联系,williamhill asia 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学习了
63
不错,学习了。
71